缅怀革命先烈,筑牢爱国情怀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星火燎原,筑梦中华”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4日至10日深入南京,先后探访雨花台烈士陵园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于历史现场感悟先烈精神,筑牢爱国信念,砥砺时代担当。

雨花忠魂:于无声处听惊雷,信仰之光永不灭
7月4日,团队首站抵达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作为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之一,这里长眠着近十万名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为深切缅怀先烈、感悟厚重历史,团队成员开展了实地参观、史料研习、交流研讨等系列活动。
步入庄严肃穆的陵园,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全体成员肃立默哀,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驱致以最深切的哀思与最崇高的敬意。

移步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泛黄的书信字迹斑驳却力透纸背,锈迹斑斑的武器无声诉说着斗争的惨烈,珍贵的历史照片定格了先辈们视死如归的瞬间。队员们驻足于展柜前,屏息阅读革命领袖的手迹和烈士们在狱中写下的绝笔信,字里行间流淌的坚定信仰与无悔抉择令人动容。“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员!”——邓中夏烈士的铮铮誓言仿佛穿越时空,在展馆内回响。当了解到恽代英等无数先烈在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慷慨就义的事迹时,队员们神情凝重,深刻体悟到“信仰至上、对党忠诚、舍生取义、为民造福”的雨花英烈精神内核。实践小组组长动情表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先辈们用生命诠释的信仰力量,是激励我们青年一代奋勇前行的永恒灯塔。”
“每一位烈士的名字都值得铭记,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此次活动让大家在历史现场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大家一致表示,要将这份感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学习和奋斗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正如结束语所昭示:“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长空浩气:血火淬炼凌云志,国际义举照千秋
7月6日,团队转赴紫金山北麓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这里是全球首座纪念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的圣地,依山而建,环境清幽,承载着一段气壮山河的空中抗战史诗。
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史料和战机模型,翔实记录了二战期间中、美、苏等国空军将士同仇敌忾、共御外侮,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团队成员通过参观航空烈士公墓、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纪念展馆三大核心区域,深入了解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国际合作抗战历史。

在“血火长空”主题展区,队员们通过详实的历史照片、文物史料和逼真的场景复原,重温了笕桥空战、武汉大空战等著名战役的惨烈与悲壮。讲解员深情讲述着高志航首开纪录击落日机、刘粹刚孤胆英雄血洒碧空的壮举,“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却无人退缩”的壮语,令在场青年无不动容。锈迹斑斑的飞行头盔、破损的飞行服,无声诉说着当年蓝天卫士们以生命捍卫领空的英勇无畏与巨大牺牲。

最震撼人心的是镌刻着4299名中外航空烈士姓名的纪念墙,名字密密麻麻,无声诉说着那段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国际正义之战。中国、美国、苏联……不同国籍的英魂在此长眠。队员们肃立于纪念墙前,一位成员在留言簿上郑重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跨越重洋的援助,用生命书写的友谊,历史不会忘记,青年一代更当铭记。”活动尾声,全体成员列队向高耸的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深深鞠躬,表达对英烈的无限追思与崇高敬意。
感悟升华:赓续精神血脉,青春许国正当时
此次沉浸式的红色之旅,对“星火燎原,筑梦中华”实践小组而言,远非一次简单的参观,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通过亲临历史现场,触摸真实史料,成员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艰苦卓绝斗争,对国家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有了更为立体、深切的历史认知。
大家深刻感悟到,唯有将个人的成长轨迹融入国家发展的壮阔洪流,青春的价值才能绽放璀璨光芒。“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青年手中。团队成员一致表示,将铭记“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的时代箴言,把对先烈的崇敬缅怀内化为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未来定当立足专业学习,锤炼过硬本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南审学子的智慧与力量!